登录
转载

【Redis】壹 —— Redis 介绍

发布于 2025-01-10 阅读 202
  • 数据库
  • SQL
转载

文章目录:

前言

一、认识Redis

1. Redis

用途

作为数据库

作为流引擎

二、服务端高并发分布式结构演变

1. 单机架构

2. 应用数据分离架构

3. 应用服务集群架构

4. 读写分离 / 主从分离架构

5. 冷热分离 —— 引入缓存

6. 分库分表

7. 微服务架构

8. 概念补充

三、Redis的特性

四、Redis的应用场景

1. 作为数据库

2. 作为缓存 / session存储

3. 作为消息队列


前言

开始了对Redis的学习,通过博客对这一段时间的学习进行总结、分享!

一、认识Redis

我们先来看一下Redis官方对于Redis的描述

其中的关键词:“in - memory data store” ——> 在内存中存储数据

我们之前写的单机程序,都是通过变量来在内存中存储数据;

而对于分布式系统,多个进程同时访问一个变量,就可能会引起线程安全问题,所以在分布式系统中,使用Redis在内存中存储数据;

由于进程具有隔离性,每个进程的内存空间是分隔开的,使用网络,可以进行进程之间的通信;

1. Redis

Redis —— Remote Dictionary Server

用途

基于网络,把自己内存中的变量给别的进程/别的主机的进程使用

作为数据库

Redis也可以作为数据库来使用,那Redis相较于一般数据库(例如:MySQL、Oracle、SQL Server)有什么优点呢???

最大的优点,就是 —— 快!!

由于Redis是在内存中存储数据,而数据库是在硬盘中存储数据,程序访问内存的速度远远大于访问硬盘的速度,但也正因如此,Redis作为数据库也有一定的缺点 —— 存储空间小

关于速度,这里有谷歌公司给出的各层级硬件的执行速度供大家参考

那有没有方法做到又大又快呢??当然有!那便是——

将数据库和Redis结合起来,将Redis当作数据库的缓存(Cache),那缺点便是,程序的复杂性提高了。。。

作为流引擎

在官方介绍中,还有一个关键词 :Streaming Engine —— 流引擎

作用:作为一个消息中间件,消息队列,分布式系统下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二、服务端高并发分布式结构演变

上文提到“单机程序”、“分布式系统”,那什么是单机程序?什么是分布式系统?单机程序又是如何一步步演化为分布式系统的呢?

1. 单机架构

只有一台服务器,这台服务器负责所有的工作

其中:

  • 应用服务:服务器程序——>写HTTP服务
  • 数据库服务:数据库服务器

缺点:业务进一步增长之后,一台服务器难以应付,一台主机的硬件资源是有限的(硬件资源包括但不限于:CPU、内存、硬盘、网络……)

解决方式:开源节流

  • 开源 ——> 引入更多的硬件资源 ——> 主机能增加的硬件资源也是有上限的 ——> 引入多台主机 ——> 程序上进行适配 ——> 分布式系统
  • 节流 ——> 优化,通过性能测试找出程序瓶颈,进行优化

2. 应用数据分离架构

应用服务和数据库服务在不同主机上完成

其中:

可以针对不同服务器的特点针对性的配置资源 —— 更高的性价比 :

  • 应用服务器 —— 包含很多业务逻辑 —— 更好的CPU和内存
  • 数据库服务 —— 更大的硬盘空间和更快的数据访问速度 or 固态硬盘(SSD)

3. 应用服务集群架构

引入更多的服务器节点

其中:

负载均衡器(网关):

  • 也是一个单独的服务器
  • 用户的请求先到达负载均衡器,由负载均衡器将请求分发给不同的应用服务器
  • 负载均衡算法:最简单 —— 轮询算法(Round Robin) ——> 轮着来
  • 对请求量的承担能力:
  • 负载均衡器对请求的承担能力远远超越应用服务器
  • 如果当前网关承受不了了,引入更多的负载均衡器 ——> 更多机房
  • 4. 读写分离 / 主从分离架构

    一主多从分离

    5. 冷热分离 —— 引入缓存

    引入缓存来存储被频繁访问的数据

    其中:

    • 热点数据:被频繁访问到的数据
    • Redis的应用场景就是缓存服务器
    • 数据库中仍然存储的是全量数据,缓存服务器中存储的是热点数据的缓存

    二八原则:20%的数据量可以支持80%的访问量

    6. 分库分表

    对数据进行拆分

    7. 微服务架构

    对业务进行拆分 —— 服务器的种类和数量增加

    为了方便代码的维护,可以把复杂的服务器划分为更多的、功能单一、更小的微服务器

    8. 概念补充

    • 应用/系统
      • 应用:一个/组服务器程序
    • 模块/组件
      • 一个程序实现了许多功能,每个独立的功能就叫一个模块/组件
    • 分布式(Distributed)
      • 引入多个主机/服务器,协同配合完成一系列的工作
      • 物理层面多个主机
    • 集群(Cluster)
      • 引入多个主机/服务器,协同配合完成一系列的工作
      • 逻辑层面多个主机
    • 主从(Master / Slave):
      • 分布式系统中一种典型的结构
      • 多个服务器,一个是主节点,其他的是从节点,从节点要从主节点同步数据
    • 中间件(Middleware)
      • 和业务无关的服务(功能更通用的服务)
    • 可用性(Availablity)
      • 考察单位时间段内,系统可以正常提供服务的概率/期望。
    • 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 RT)
      • 指用户完成输入到系统给出相应的时间
    • 吞吐率(Throughput)/并发量(Concurrent)
      • 衡量服务器处理请求的能力的

    三、Redis的特性

    1. 在内存中存储数据

    不同于关系型数据库通过表来组织数据,Redis是通过键值对的方式来组织数据(非关系型数据库)

    key:只能是string类型

    value:可以是string、list、hash、set......类型

    2. Programmability

    针对Redis的操作,可以直接通过简单的交互式命令进行操作,也可以通过一些脚本的方式,批量进行一些操作

    3. Extensibility

    可以在Redis原有的功能基础上再进行扩展,Redis提供了一组API

    4. Persistence 持久化

    Redis是在内存中访问数据,而内存中的数据是易丢失的,Redis会将数据存储在硬盘中,当Redis重启了,就会在重启时加载硬盘的数据恢复到重启之前的状态

    5. Clustering

    Redis作为一个分布式系统中的中间件,能够支持集群

    Redis可以水平扩展(相当于对数据库进行分库分表),可以引入多个主机,部署多个Redis节点,每个Redis存储数据的一部分

    6. High Availability 高可用

    Redis自身也支持“主从”结构,从节点相当于主节点的备份

    四、Redis的应用场景

    1. 作为数据库

    大多数情况下,对于数据库的要求优先考虑是“大”,但也有一些情况,对于数据库的要求是“快”,这种情况下,就可以使用Redis作为数据库

    例:广告搜索 / 商业搜索 ——> 对性能要求很高,就需要把需要检索的数据存储在内存中

    2. 作为缓存 / session存储

    作为缓存

            对数据进行冷热分离

    session存储

            cookie通过session配合实现用户身份信息的保存

                    cookie:浏览器存储的用户的身份标识(SessionId)

                    session:服务器存储的用户数据

            session一般存储与应用服务器中,而在分布式系统中:存在多个应用服务器,用户通过登录,其session存在一个应用服务器中,下次请求如果被负载均衡器分配到另一个应用服务器中,新的服务器中没有保存改用的session,就需要重新登陆

    解决方案:

    • 让负载均衡器,将一个用户的请求分配给同一个服务器(不能采用轮询了)
    • 让Redis存储session,应用服务器在读取会话通过访问Redis服务器,这样一个用户的请求就可以被分配到任意的应用服务器上了;当应用程序重启时,会话不丢失。

    3. 作为消息队列

    基于这个可以实现一个网络版本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对于分布式系统来说,服务器和服务器之间有时候也需要用到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优势:

            1. 解耦合

            2. 削峰填谷

    评论区

    励志做一条安静的咸鱼,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0

    0

    4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