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
开放式系统互联通信参考模型(英语: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
,简写 OSI
),简称: OSI模型
(OSI model),是一种模型概念,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来的,一个可以让各种计算机在全世界范围内互连互通的标准网络框架
TCP/IP
互联网协议套件(英语:Internet Protocol Suite,缩写 IPS
)是一个网络通信模型,以及在整个互联网传输协议家族,为全球网络的基础通信架构。它常被通称为 TCP/IP
协议族(英语:TCP/IP Protocol Suite
,或 TCP/IP Protocols
),简称 TCP/IP
DNS
域名服务系统(英文:Domain Name System,缩写: DNS
)是互联网的一项查询服务。它作为将域名和 IP 地址相互映射查询的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可以让人们能够方便迅速的访问互联网
UDP
Internet 协议集支持一个无连接的传输协议,该协议称为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又称用户数据包协议,是一个简单的面向数据报的传输层协议。UDP
为应用程序提供了一种无需建立连接就可以发送封装的 IP 数据包的方法。
ICMP
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英语: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缩写:ICMP
)是互联网协议族的核心协议之一。它用于 TCP/IP
网络中发送控制消息,提供可能发生在通信环境中的各种问题反馈。通过这些反馈信息,使管理者可以对所发生的问题作出诊断,然后采取适当的解决方案
TCP
传输控制协议(英语: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缩写:TCP
)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
ARQ
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reQuest,ARQ
)是 OSI模型
中数据链路层的错误纠正协议之一。它包括停止等待ARQ协议和连续ARQ协议,错误侦测(Error Detection)、正面确认(Positive Acknowledgment)、逾时重传(Retransmission after Timeout)与负面确认继以重传(Negative Acknowledgment and Retransmission)等机制
SYN
同步序列编号(Synchronize Sequence Numbers)
ACK
ACK (Acknowledgement)即是确认字符,在数据通信中,接收站发给发送站的一种传输类控制字符。表示发来的数据已确认接收无误
TCB
传输控制块 TCB
(Transmission Control Block)存储了每一个连接中的一些重要信息,如:TCP 连接表,指向发送和接收缓存的指针,指向重传队列的指针,当前的发送和接收序号等等
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英语: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缩写:HTTP
)是一种用于分布式、协作式和超媒体信息系统的应用层协议
SSL/TLS
传输层安全性协议(英语:Transport Layer Security,缩写作 TLS
),及其前身安全套接层(Secure Sockets Layer,缩写作 SSL
)是一种安全协议,目的是为互联网通信提供安全及数据完整性保障
ADT
抽象数据类型(Abstract Data Type,ADT
)是计算机科学中具有类似行为的特定类别的数据结构的数学模型;或者具有类似语义的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数据类型。抽象数据类型是间接定义的,通过其上的可执行的操作以及这些操作的效果的数学约束(与可能的代价)
PHP
PHP
(全称:PHP:Hypertext Preprocessor,即 "PHP:超文本预处理器"
)是一种开源的通用计算机脚本语言,广泛应用于互联网网络开发并可嵌入 HTML
中使用
FPM
FPM(FastCGI Process Manager, FPM)是 PHP FastCGI 运行模式的一个进程管理器
MVC
MVC模式(Model–view–controller)是软件工程中的一种软件架构模式,把软件系统分为三个基本部分:模型(Model)、视图(View)和控制器(Controller)
ORM
对象关系映射(英语:Object Relational Mapping,简称ORM,或O/RM,或O/R mapping),是一种程序设计技术,用于实现面向对象编程语言里不同类型系统的数据之间的转换
PDO
PDO(PHP Data Objects) PHP 数据对象,是 PHP 应用中的一个数据库抽象层规范。PDO提供了一个统一的 API 接口可以使得你的 PHP 应用不去关心具体要 连接的数据库服务器系统类型
OOP
面向对象编程(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OOP,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一种计算机编程架构
DOM
文档对象模型(Document Object Model,简称DOM),是W3C组织推荐的处理可扩展标志语言的标准编程接口。在网页上,组织页面(或文档)的对象被组织在一个树形结构中,用来表示文档中对象的标准模型就称为DOM
CORS
跨域资源共享(Cross-origin resource sharing 简称 CORS
) 是一个 W3C 标准,它使用额外的 HTTP 头信息告诉浏览器允许跨服务器资源,发出 XMLHttpRequest 请求,从而解决了 AJAX 只能在同一个域名下使用的限制
JSON
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 JS 对象简谱) 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它基于 ECMAScript (欧洲计算机协会制定的js规范)的一个子集,采用完全独立于编程语言的文本格式来存储和表示数据。
JSONP
JSONP(JSON with Padding)是JSON的一种“使用模式”,可用于解决主流浏览器的跨域数据访问的问题。由于同源策略,一般来说位于 server1.example.com 的网页无法与不是 server1.example.com的服务器沟通,而 HTML 的 元素是一个例外。
RDB
RDB(Redis Database),在指定时间间隔对 Redis 内存数据进行快照存储
AOF
只追加文件(append-only file,AOF),在执行写命令时,将被执行的写命令复制到磁盘里面
IPC
进程间通信(IPC,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指至少两个进程或线程间传送数据或信号的一些技术或方法
QPS
每秒查询率 QPS(Query Per Second) 是对一个特定的查询服务器在规定时间内所处理流量多少的衡量标准
TPS
Transactions Per Second(每秒传输的事物处理个数),即服务器每秒处理的事务数
XSS
跨站脚本(英语:Cross-site scripting,通常简称为:XSS)是一种网站应用程序的安全漏洞攻击,是代码注入的一种。它允许恶意用户将代码注入到网页上,其他用户在观看网页时就会受到影响
CSRF
跨站请求伪造(英语:Cross-site request forgery),通常缩写为 CSRF, 是一种挟制用户在当前已登录的Web应用程序上执行非本意的操作的攻击方法
DDOS
DDOS 又称为分布式拒绝服务,全称是 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DDOS 本是利用合理的请求造成资源过载,导致服务不可用
OOP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英语: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缩写:OOP)是种具有对象概念的程序编程典范,同时也是一种程序开发的抽象方针
SSO
单点登录(英语:Single sign-on,缩写为 SSO),又译为单一签入,一种对于许多相互关连,但是又是各自独立的软件系统,提供访问控制的属性。当拥有这项属性时,当用户登录时,就可以获取所有系统的访问权限,不用对每个单一系统都逐一登录
REST
表现层状态转换(英语: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缩写:REST)是一种万维网软件架构风格,目的是便于不同软件/程序在网络(例如互联网)中互相传递信息
JWT
JSON Web Token 是一种跨域认证解决方案,是为了在网络应用环境间传递声明而执行的一种基于JSON的开放标准((RFC 7519).该token被设计为紧凑且安全的,特别适用于分布式站点的单点登录(SSO)场景
LVS
Linux 虚拟服务器(Linux Virtual Server,LVS)是一个虚拟的服务器集群系统,用于实现负载均衡
以上内容均摘录自维基百科、百度百科